发布时间:2024-11-09 11:26:12 来源: sp20241109
“学会”不如“会学”,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不缺“学会”知识的学生。但随着教育理念和意识的转变,家长愈发关注启蒙知识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结合,积极地寻找科学学习方法。
青少年体验编程学习少儿编程的学习作为近些年备受瞩目的科学素养“开门能力”,对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深度思考和创造性能力都有促进作用,老师不应只强调“效果外化”,让家长马上看到学习成果,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方法和过程,将编程相关的知识、技能进行“内化”,帮助学生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打破传统学习模式壁垒
从“灌输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编程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人工智能发展下的产物,作为一门当代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新兴学科,其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场景,全都在发生变化。
以往的传统学习模式,以“灌输式学习”为主,老师通过直播课、教科书、课堂讲解为主,告诉学生答案,学生被动接收理论知识。现代学习要打破传统学习模式的壁垒,不仅包括知识理论学习,更涵盖了创新思维、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关注以学生为主的重要性,注重课堂之外的学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有配套的实操课程,强调实操学习体验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动手操作,在巩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实操课程也包含一些独立设计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去参加课程活动,通过团体协作等形式,动手操作完成一个项目。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动手实操,也是掌握编程技能、锻炼思维的有效学习路径。
此前,芝加哥大学与德保罗大学的科研人员联合进行了一项关于实操学习的研究,探讨实践操作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完操作任务后,操作者的正确率达到了惊人的74.5%,而担任观察者的同伴仅有52.2%的正确率。这一实验证明亲身实践操作对于获取额外信息和提升学习效果的显著作用。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相关知识,为日后学习和应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认知基础。
在实验之外,芝加哥大学也在教育实践中对比了直播课和实操项目的效果。起初,他们采用传统的直播课形式,老师通过抽象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然而通过一学期的观察,他们发现学生在课上仅能掌握约10%的知识,而90%的学习成果来自于课下的实际项目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纷纷反馈,课上的理论知识虽然有了解,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发生在课下的实际项目操作中。
这一结果证实了实践课程对于学生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也为现代教育方式的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规模化因材施教
营造良性学习生态
“学编程就像学游泳一样,不能只通过理论知识来学习,需要反复实践才能掌握真理。”多年从事编程教育的核桃科技创始人曾鹏轩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学到的东西是远超过听课的,实践教学就是在边学边做中不断验证,这不仅有助于强化记忆,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把所学的编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实际动手的技能,还加强他们在实际项目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及实操课程的另一个重要性,曾鹏轩认为,实操课程是助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体验的过程中,手和脑之间是需要互相配合的,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当此类操作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反馈路径,思维就会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比如学生被要求编写一个简单的循环程序,打印1到10的所有偶数,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理解循环的概念,还需要亲自动手编写代码,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当他们发现代码中的错误或者调整循环条件时,立即看到打印结果的变化,形成了实际的反馈。
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手和脑之间建立了联系。他们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际可执行的代码,而这每一次调试和修改都是实际操作和思维的协同作用,这种实操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循环结构的原理。
那么,如何将实操课程更好地应用于编程教育中?
针对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编程教育逐步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水平,为其量身定制符合自身学习的方法和实操课程,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的一刀切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老师通过考试和题目来去给学生反馈,但这里面包含大量的负反馈。在曾鹏轩看来,编程的实操学习,所有负反馈都是跟机器发生的,不会涉及第三者,机器报错对学生来说不是一个负反馈,只会觉得是在调试代码。但最终当学生产生作品成果时,得到的都是正反馈的内容。而且实操的反馈链路很短,会在短时间内给用户带来强烈的正反馈,对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很大,能够让他们的学习态度发生很大的变化。
举个例子,学生在编写计算机程序代码时,可以根据实时的反馈机制快速辨别代码的准确性,也可以通过根据机器提示报错,不断修改,促进自己深层次的学习。然而,若涉及数学物理等学科,评估学习成果则通常依赖于定期考试,导致反馈的时效性变低,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能马上确认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点,也错过了及时纠正错误和加强理解的机会。“实操课程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懂不懂这件事,产生比较强烈和直观的感受,并且多次训练之后它会形成一种习惯。”曾鹏轩说道。
因此,实操课程的正向反馈对编程教育的学习有着积极影响,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由此形成更加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传统学科在这一方面存在的相对滞后形成鲜明对比。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积极寻求科学学习方法的时代,专家和从业者通过系统的引导,更直接地了解学生需求,同时将规模化因材施教与实操课程融合到编程教育中;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操课程的学习,掌握编程技能,养成创新思维能力的习惯,共同营造一个更具创新性、更贴近实际需求的良性编程学习生态。(完)
【编辑:刘欢】